2025年3月15日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荣华应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报告厅开展主题讲座,围绕当代青年社交困境与成长路径展开深度解析,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参与。


张荣华教授以互动问答开场,阐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核心观点,接着结合案例分析,指出个体在安身立命、贡献社会的过程中,需通过持续社会化调整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动态平衡,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接着,张荣华教授系统阐述了高质量社交的培养路径,通过"爱出者爱返"的交往逻辑倡导主动关怀,并结合"幸福回忆"与"人生七苦"的辩证关系揭示社交质量对幸福感的深刻影响。他以向出租车师傅表达关心的视频为例,生动诠释了倾听理解在化解人际隔阂、增进情感联结中的关键作用。为帮助青年把握社交边界,现场通过模拟"双人打伞"场景直观呈现自我需求与他人关怀的平衡艺术,并指出这种动态平衡需要持续实践才能内化为成熟的社交智慧。此外,张教授还探讨了人际支持、感恩练习、异性交往等实用技巧,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全方位的人际关系优化方案。

张荣华教授特别指出,社交能力提升需实践转化。他引用罗素的理论,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如主动沟通、责任意识等),建议学生通过兴趣社群、小组协作等场景锻炼能力。讲座尾声,他推荐了一系列专业书籍,并以“人和万事兴”寄语青年——良好人际关系既是个人成长基石,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推力。

本场讲座融合理论框架与实操建议,为大学生社交实践提供了系统方法论。现场学生反馈,张荣华将心理学原理转化为生活智慧的教学方式,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温度,为突破社交焦虑、建立高质量人际关系带来重要启示。

撰稿:陈致远
审核:朱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