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17时,以“自由”为主题的秋阳读书会在工学部三教零楼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室举行。读书会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何姣老师带领大家感悟书本,与会的同学在此畅所欲言。
首先,何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逃避自由》这本书的内容及其作者。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本人是纳粹执政时期的亲历者。因此在本书中,除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有关自由的问题之外,还包括了许多政治、社会学领域的内容。而本次读书会,主要从全书的第二、五、七章这三个与心理学和个体更相关的章节切入,探讨对自由的看法。
进入到分享讨论环节,何老师引进了“社会测量”方法——即当一个同学分享了自己读书的思考或感想后,其他同学用肢体来表达自己对该分享的认同程度,并且分享者可以挑选一位同学进行进一步沟通。社会测量分为四个等级,手臂高举表示极为同意,手臂微举表示部分同意,手臂平举表示没什么看法,手臂向下伸表示不同意。这种方法能直观的体现一个人的观点,并且加强大家的参与感。
大家在分享讨论环节畅所欲言。有人为自己的自由状况打出8.5分,认为自己虽然不是完全自由,但是自己很满足于所拥有的自由。另一位同学在此基础上提出,同一个人既可以有十分的自由,也可以有零分的自由,因为自由是一种主观感受,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自然会感到十分自由,反之则会觉得处处受缚、毫无自由。不同的观点由此产生思想上的交锋,现场氛围很活跃。有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过去的经历。有人以一种独特的角度谈论自己对自由的看法,“我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常常为我的能力所限”,一位女生如是说。她认为思想上的自由和现实自由是有区别的,思想可以逍遥游于天地之间,但是现实往往是有所待的。譬如兴趣为才能所限,想要做的事被种种现实因素绊住脚等等,人是不可能永远能为其所欲为的。一位女生在谈及真实感时,表示深有同感,她曾一度感受不到真实感,与外界好像隔着一层玻璃,感觉世界是混沌的,人是麻木的,所见所闻都不能引起真实的悲伤或是快乐。而今这种状态已然不再,但提起了“真实感”,记忆又这样从脑海跃出。
进入到知识讲解环节,何老师为大家科普了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分离-个体化的观点,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婴儿是如何渐渐脱离母亲的怀抱,与外界建立联系,一步步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从自闭到共生再到独立,人一步步产生独立人格的过程启发大家思考自由与独立,与理性,还有与孤独的关系。
活动结束之后,接受了小记者采访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读书会的感想。一位法学院的女生总结她的观点,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负责,自由不是无所顾忌,而是要考虑许多现实因素,对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
小记者 陈雨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