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成长——给父母的一点建议
2014-03-11
这个建议好像有点怪,都是父母了,还要成长吗?这里所说的不是身体上的发育成长,而是心理层面的,是面对孩子成长时你所需要的心理成长。
现实生活中,干什么行业都需要岗前培训。可你想过吗?父母也是一项你生活中的重要职业,可当父母前你有没有经过现代养育技能的培训?当你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就是这样长大的”,这话道出了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从你父母那里学到的,是从自己的成长中学来的。父母成长的那个年代精神生活品种单一,而现在社会生活五彩缤纷、视觉信息五花八门,我们仍然靠着自己成长经验的老本,就想教好当今的孩子,那一定会闹的家中鸡犬不宁。如何当好父母,我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了解、学习点什么了。
孩子一进中学,你可能就明显地意识到管孩子可不再是件容易的事了,急了你会喊上一句“怎么的,翅膀硬啦?”青春期的孩子到底要什么?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体的成长,强烈地希望自己也能像大人一样为自己做主。过去自己弱小,什么都依靠父母,现在需要练练,让自己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他要抽时间交同性、异性朋友,在与这些朋友的合作、玩耍、冲突中学会将来在社会上处理人际关系。总之,他们为自己进入社会努力地试验着、总结着,如果做父母的能看到这点,给孩子的指导多一点,与孩子的冲突就会少一点。
我们好多家长看不到孩子已经长大,忽略了十几岁孩子在精神、心理上成长的强烈需求,对待他们仍像哺育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一样,每一步都牵着走。这种剥夺了“孩子将成长为社会人”的管教养育方式,让孩子感到无奈和痛苦。
父母这项职业的职责就是使孩子成熟起来,并成为健康、独立、负责任的人。试着让自己在与孩子的行为中变成这样:
◆尊重孩子、爱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让他们在你们的言语、行为中意识到父母是爱我的。
◆理解孩子的行为都会有其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并与孩子沟通,达到共识。
◆孩子希望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成人,父母要当一个培训师,向教练对待运动员,关心他、指导他、给他充分练习的机会,哪怕摔一跤也没关系。
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人,不要把父母的重担、父母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中国人与西方人养孩子有一重大区别在于:西方人养孩子是推着,中国人养孩子是抱着;推着养让孩子随年龄增长而更独立,抱着养始终把孩子看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散手,不承认孩子已经长大,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这种养育方式会让双方都受到伤害、感到痛苦。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由依赖至逐渐剥离的过程,这是必然的,也是孩子成熟人格的需要。做父母大可放心的是,不管孩子怎样独立去发展自己,最终还是会回到你的身边。不信,你看看自己,不是常惦记着父母、常回家看看父母吗?!
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儿女的成长心路,各位家长,让我们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