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典
我想你经常能在身边找到这样一些人——就以减肥举例:
“我知道有个方法能瘦身!”
--“那个方法是忽悠的吧!”
“真的有用,我自己都已经减了10斤了!”
--“你我就不是一类人,你身体底子好有毅力!”
“真不是,我以前也是大胖子而且和你一样根本忍不住!”
--“唉啊,我今天有点儿难受,下次再聊吧!”
但是你要换个场景:
“你这个事怎么做成这样?”
--“至少你应该看到,我在努力了啊!”
唉,他倒占理了。
遇到这种人,你就总觉得无语,聊几次就不想聊。但是你不知道你无语在哪里。
其实这是一款很流氓的对话技术——诡辩。这玩意和脏话一样,你可以不用,但是你要懂。
所以,我值得教你一下。
来,咱们从头再来一遍:
“我知道有个方法能……!”
“那个方法是忽悠的吧。”(是方法不对我没错)
“真的有用,我自己都已经……了!”
“你我就不是一类人,你身体底子好!”(是条件不同我没错)
“真不是,我起点和你也一样,以前也总是……!”
“唉啊我今天有点儿难受,下次再聊吧!” (是状态不好我没错)
换个场景继续:
“你这个事怎么做成这样?”
“至少你应该看到,我在努力了啊!”(老子进步了我没错)
懂了吧!
诡辩的核心观点就是——“我没错”!
方法就是游击战,不断的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要是再遇到个较真的对手,这种对话往往会退到不可知领域,或者道德评价。前者比如说:“我基因星盘八字命运性格就是这样。” 后者比如说:“你想干什么!?你是看不起穷人吗?你是不爱国吗?你是不是一直看不起女人?”
你明白了吧?对待这种人,无语已经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他根本不准备和你聊。他就像个耍赖的熊孩子躺地上蹬腿:我没错!我没错!我没错!反正是你错!
你特别想抽他,其实没必要。小人无需对付,小人自有对头,他这个思路本身就坑他不浅了。
其实这不是原创,当年传说六祖慧能往下传道,突然和徒儿说:“我就要走啦,以后就交给你了。”
他徒弟彻底蒙了:“老师您也没教我什么,我该怎么应对别人的提问啊?”
慧能说:“圣者贤对,贤者圣对。”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别人问你禅宗著名公案:“何是达摩西来意?” 这时你怎么回答对方都觉得你LOW,你最好说:“一桶大粪六斤!” 然后用一种“-你不会不懂我的意思吧”的眼神盯着提问者,一直到他表达出哦哦哦好厉害好厉害的表情。
但是主动上来玩这个问题的没有那么多啊,大部分都是俗人。
放心,那也能用,比如:
“大师,吃饭啦”
“吃是禅,不吃是佛心”
是不是很高级?
我和我妈用这套简直炉火纯青:
“你什么时候要定下来啊?你在不在北京买房啊?你要不要再生一个啊……”
“妈你的老年大学上了吗?你说要去旅游去了吗?你的自传故事还写不写啊我好期待啊!”
“唉啊,你不知道我没时间啊,你外公要照看,你爸要盯着,我走不了呢!”
“那现在外公也没事,爸爸也睡了,我们聊聊你旅游计划写作计划吧!”
“唉啊,我不扯了我脑壳疼!”
其实有这种模式,也不能怪你。因为身边到处都是这种思考模式,而且还特别受欢迎——因为这种思考方式特别愉悦,而大众热爱愉悦。
我尝试列一个清单:
大部分情绪激动,指向阴谋论的文章和论调
在新闻下面回帖骂娘的群众
过去很惨现在巨牛但中间没过程和方法论的成功
很多让你非常接纳自己缺点爽到不想改变的先天论
不断的展示别人有多惨的电视节目
……
当然这个清单列不完,所以我还是尝试给点方法论和原则,你自己判断吧!
先来看一个故事: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我把她称为“鸡血有效性”的故事。
Xiaodong Lin-Siegler等人从纽约市低收入地区的4所高中里招募了402名9至10年级的学生(相当于初三到高一)并将他们分为三组:
A组:阅读一篇典型的800字科学教科书文章,它描述的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法拉第的伟大成就;
B组:阅读的是科学家们的个人奋斗,比如不得不应对大学拒收女性、身为犹太人而逃离纳粹德国;
C组:阅读的是科学家们的智力奋斗,比如居里夫人的许多失败实验、爱因斯坦的多次转校、难以说服同行引力其实可以弯曲光,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实验了6周,结果估计你能猜到。读奋斗史的学生成绩提高的比读成功史的多多了。奋斗史的孩子知道了科学家也不容易,“所有成就都需要经过许多奋斗”。他们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更有趣的是读成功史的人成绩不进反退——他们认为我去我和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所以放弃了治疗。
如果在我们身边做这个实验,你能想到你身边应该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的分享看完让你想跪舔,感觉“我去这也太牛了,和我不是一类人啊!” 或者“我做不好原来是因为……!” 慢慢的你安心的从追赶模仿者成为了心安理得的呆着的人。
于是你读得越多,你就对自己成为现在这个熊样有了越来越多证据——可能是基因、上帝、环境、政府、资本家、文化劣根性、兽性、童年阴影、外星人、阴谋论、隔壁老王……反正就是我怂和我无关,而且我怂我骄傲。这种东西只会让人越来越颓废,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大师、老师、导师,珍爱生命,尽量远离。
所以该找什么样的鸡汤读呢?
就三条原则:
能提醒你向内归因的是卫生的鸡汤;
内归因后指向发展完善而不是自我接纳就完了的,是优质鸡汤;
内归因,要发展,最后还指向方法论的,是一等一的好鸡汤。
健康的鸡汤,是看完产生了“哦,原来是这样,我也可以这样”的感受的经验分享。这些经验往往聚焦于普世的东西,比如逻辑、方法论、困境中的情感与应对(顺境人人不同,困境基本就这么几个)、基于人性的快乐。其实就是方法、逻辑、伟大的悲剧和喜剧。
——但是为什么这么好了还是鸡汤?
——因为改变还要靠自己行动啊!
最后我们尝试触碰下这个永恒的议题:
一个人能成功是取决于先天还是后天。
对科学家来说,答案肯定是二者的组合。只是在哪个阶段、哪个个体身上、比例占多少的问题。
所以你说自己没做好,说是先天缺陷还是后天不足,肯定都有理,各自有案例而且人人还不同,是个不可知论,没法聊。
但是人活着不是为了有理,而是有价值有成长有意思吧。所以回到你身上,你首先要清晰的是你要关注先天还是后天,改变他人还是改变自我——你关注什么,就聚焦什么;聚焦什么,就发展什么。要持续发展,你要关注那些能改变的、能持续改变的,天花板比较高能让你玩一辈子的。
能改变的是未来和自己,不能改变的是过去和他人;
能持续改变的是自己的体力、智力和眼界,而体力从30岁开始下降,维护好的话能到45岁;
而发展空间最长的,则是眼界和智力,他们持续增长,空间接近无限。
所以我相信智商可塑,我们通过经验锻造心智,而非局限于天赋。
如果只能送一样物体去未来——只,送,大,脑。
因为大脑会持续的思考、创造和成长。
所以才说,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信仰。
——转自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