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空心病”这个词是徐凯文老师在一场心理学的公益论坛上讲到的。这让我想到了诗人艾略特的诗作《空心人》,“生命如此漫长,在渴望和痉挛之间,在潜能和存在之间…这就是世界结束的方式,并非轰然落幕,而是郁郁而终。”这首诗描绘的就是现代人无聊、空虚与焦虑并存的生活状态,只不过它写于1925年。在时隔近一个世纪后的现在,无意义与焦虑的状态依然没有解决,“空心人”患“空心病”,没有心的人失去了灵魂。在我的理解中,这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并不一样,前者是弥散性的、形而上的、更接近于对生命意义的感知,而后者往往是聚焦的、指向具体事件的、阶段性的情绪状态。
说起空心病的具体判断方法,徐凯文老师列出了七点
1. 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它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其他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
2. 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3. 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需要维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但似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惫不堪。
4.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 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6. 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
7. 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
你会发现,空心病跟以往常见的心理问题最大的不同是,它并不由挫折、创伤等负性问题引发,出现空心状态的人在别人眼里也活的不错,他们甚至是取得了好成绩的学生、工作表现良好的同事、有钱有闲的成功人士。
引发空心病的外在原因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焦虑,对生活意义的迷茫,他们能够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不过尔尔,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
正如徐凯文老师所说,空心病的罪魁祸首是教育,从小到大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串数字的魔咒,这串数字就是分数,我们被强加了这种衡量自我的标准,便渐渐写惯了把追求分数高低、工作业绩好坏、别人的要求当做人生意义,生活目标单纯而直接,就是为了这些,其他的一切都是无谓的消遣,很难在其中找到快乐的体验。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分数、业绩、别人的要求并不是自己想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浪费了真正去发现生活滋味的机会,于是整个人变得迷茫,整颗心变得空洞。这是教育的失败,但并未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会盲从。
当你不再奋力去追求人生意义,反而更容易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毕竟,人生意义这件事落实在每个人身上的时候,它便不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更具体而微的话题。它或许很难用几句话概括,或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但它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不必用语言描述,而是用心去感受,它可以不必总结成纲领,它可以就是散乱的碎片。
如果不是整日把眼光放在争取高分、高薪这些数字上,你能看得到城市美丽的风景,你能留心到身边有趣亲切的同事,你会发现平凡的小餐馆里也有美味,你会真心实意在受到帮助的时候说上一句感谢。
这些不是人生意义,但它们是快乐,是冲动,是激情,是你热爱生活的多姿多彩的原因。
如果你愿意去用心发掘,天上的星辰可以是人生意义,书中美妙的故事可以是人生意义,家中的饭菜香可以是人生意义,你心爱的姑娘拂动的发梢也可以是人生意义。
就算它们无法聚沙成塔,不能构建出你的人生意义,但至少它们给了你动力,让你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找活着的理由。
内心是否充盈,取决于你把多少人多少事放在心头,如果只是看重那些世俗的要求和标准,而别无其他,那么无论满足它还是失去它,都只会落得内心的空洞。
所以,你定要在别人的要求之外,找到些真正属于自己的热爱,你定要在在僵化的数字目标之外,搭配一点别样的追求和向往,这才是预防“空心病”的最佳方法。
文:大将军郭 | 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