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心理自助  >  心理知识  >  正文

农民的心理健康也需关注

发布时间:2006-02-21 00:00    作者:    来源:     访问次数:

农民的心理健康也需关注

2006-02-21

2006年1月29日夜,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乌江镇某行政村68岁的农妇胡萍死了,死于一场残忍的杀害。她永远也不会想到,让她离开人世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为疼爱的小儿子刘东。(2月10日《安徽市场报》)
一起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一幕泣血的亲情嬗变!辛苦劳累了一辈子的母亲至死也不会明白,自己竟会惨死于最疼爱的儿子之手,死于儿子的“美好愿望”之中。滴血的报道,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沉重的悲怆。笔者不禁要问,儿子缘何忍心残杀自己慈爱的母亲?
从报道中可知,今年29岁的犯罪嫌疑人刘东弟兄姊妹7个,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家庭贫穷刘东始终没有机会成家,长期的生活压力让他的情绪失控,他曾喝农药轻生。为安稳刘东的情绪,其母时时刻刻照料着他,用慈祥的母爱无微不至地抚慰儿子的心灵。而正由于这种宽厚无比的母爱,让刘东深感自卑和沮丧,他为自己不能报答母爱而痛苦,以致于产生了不能使母亲享福,不如与母亲一同去死的罪恶念头。
尽管刘东的悲剧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然而却揭示了一个带共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时下部分农民心理上存在障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分化明显,看病难、上学难、购房难成为压在农民身上新的“三座大山”,苦于对外界压力的无力抗争,加上农村精神食粮的匮乏,一些农民便滋生了阴暗、极端的想法来寻求解脱,或自杀,或制造家庭悲剧。
曾有媒体报道,在中国每年约28.7万的自杀者以及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当中,农民约占了百分之八十(2003年11月21日《中国青年》)。可见,农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道瓶颈,也是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因而,重视和关注农民的心理问题,使其有尊严、幸福的生活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当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诸如取消农业税、减免贫困地区学杂费、实行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张扬了社会不公、不平,成为弱势群体滋生心理障碍和极端念头的“罪魁祸手”。因此,从制度上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让改革的成果真正地惠及于民,是遏制刘东式悲剧重演的根本举措。
雨果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当一个人心里充满黑暗的时候,犯罪的不是犯罪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刘东的悲剧为社会敲响了一击警钟,那就是关注和解决农民的心理问题,不但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应有之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