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频现温州
2006-11-18
精神分析学派专家施琪嘉、青少年心理专家杜亚松、催眠专家马维祥、张同延、道家认知心理疗法创始人和力行者杨德森、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去年以来,对心理学有兴趣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我市各种心理讲座、心理沙龙渐渐多起来,诸多国内心理方面专家也频频现身温州。
据记者调查,听讲座的不仅有心理咨询的业内人士,更有不少普通市民。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参加过心理讲座的非专业人士,他们大多是抱着“取经治病”的直接目的。参加了吉林大学董进宇博士的青少年亲子培训的林女士坦言,是为了学习教育儿子的方法,讲座虽短暂,但还是有收获。回家后,她还特地去书店买了一本关于青少年心理的书籍,接着学习。而曾经患有抑郁症的李女士已是一些心理讲座的常客,她的心理医生建议她,多听听心理讲座,有助于提高自我,她觉得自己确实从中学到不少有益的心理调节方法。
原本有点神秘的心理学,就这样被热热闹闹地带到大众面前,外地专家频频来温,是因为温州的心理市场特别有魅力吗?外地专家给本地的心理发展带来什么呢?
邀请方说:
“我们曾经邀请过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杜亚松,讲的是家庭治疗。来听的多是心理咨询师,他的讲课深入浅出,现场互动也非常好,我们还趁机获得了有关家庭治疗培训的信息。
邀请外地心理专家来讲课,很简单,为了提高本工作室各咨询师的咨询水平。以往我们只能到上海、北京去学习,一趟学习费用加上差旅费等,花费不少,时间也长,为此错过不少好的学习机会。于是,大家开始邀请外面的专家来温州讲课。”
——温州海纳心理工作室咨询师王德成
据了解,自2004年11月,我市首次组织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全市共举行了四次考试,每次都有百余人报名参加,全市目前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数起码在350人以上,昨天,又有100多名心理爱好者走进了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的考场。对于众多心理咨询师来说,短短两三个月的考前培训顶多只能应对考试,要想真正做好心理咨询,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各种具体的心理咨询技巧。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对自身要求的提高和社会需求是吸引众多专家来温的驱动力。
受邀专家说:
“这次我是受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邀请,为温州教育系统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讲座和督导。温州的开放魅力是心理咨询发展的良好基础,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市场整体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大众对心理咨询的认可需要时日,有待社会努力,开办讲座、媒体宣传应该是努力的途径之一。”——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
据了解,外地专家来温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受邀于专业机构,开办专题心理讲座,有的讲座也对普通市民开放,比如施琪嘉受温州医学院邀请,分析梦与心理健康;杨德森受温州市民康医院邀请,传授道家认知心理疗法;另一种是针对一些单位的人力资源部、管理层,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减压增效的技巧,比如去年10月来温的上海NLP心理治疗导师徐敬东,讲的就是人本管理,听课的多是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老板;第三种是主动来推销课程的。目前,我国一些有名的心理治疗师都将自己的理论、操作技巧融入相关课程,开出各种“心理工作坊”,然后全国各地推销,这些课程多是短训,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比如催眠大师马维祥来温举行一次催眠初级培训后,温州心理界掀起一股催眠风。
面对外地专家频频来温,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多年的附二医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戴王磊认为,专家可能是看好温州的心理咨询市场,认为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也可能是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希望更多的人群认识心理咨询。对温州心理咨询的发展来说,专家来温应该是利大于弊。
但是,在对专家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和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