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促学习 携手共发展
2010-11-16
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推广现场会武大专场顺利召开
(武汉大学《珞珈心源》报社 记者 喻春燕)11月12日上午8点半,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推广现场会——武汉大学专场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一会议举行。本次会议是湖北省教育厅在11月举办的“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系列推广现场会的第一场,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以及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理事和会员,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童静菊、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传中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传中致欢迎词。王书记代表武汉大学热烈欢迎兄弟高校的各位代表到武汉大学进行交流与指导,并向大家介绍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实施情况,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接着,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童静菊作了重要讲话。童处长回顾了近几年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强调应高度重视、积极推广一些有效的经验与做法,省教育厅通过举办此次优秀成果推广会,希望促进各高校充分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提升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童处长还指出了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各高校应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危机预警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全天会议分为两部分内容。上午由武汉大学和湖北大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交流与讨论,下午由武汉大学、江汉大学和荆楚理工学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交流与讨论。
武汉大学首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武汉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赖海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荣获“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四体联动工作模式》,他详细阐述了武汉大学以队伍建设体系为保障、以教育宣传体系为重点、以心理咨询体系为基础、以危机干预体系为难点的“四体联动”工作模式,并指出了具体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韩莉老师介绍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基地,她分别从队伍建设、社团组织、发展指导和危机干预等四个方面展示了特色基地的各项工作。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志威老师汇报了学院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介绍了学院开展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赛、心理情景剧比赛、征文比赛、班级心理沙龙等精品活动。武汉大学《珞珈心源》报社社长余杨祺同学用精美的电子杂志向大家展示了武汉大学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纸《珞珈心源》报,并介绍了报社的组织机构以及报社组织开展的心源聊聊吧、书友会等特色活动。
接着,由湖北大学进行交流与讨论。湖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柳珺珺向与会代表汇报了湖北大学《朋辈心理辅导》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她介绍说,湖北大学从2007年开始,每年10月到12月为学生心理委员开设《朋辈心理辅导》,聘请专家教授,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培训。整个教学过程贯彻“以人为中心”理念,内容系统丰富,力求教学方法专业化、多样化、生动化,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对学生心理委员的全面系统科学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危机预警意识普遍得到加强,并且主动运用所学技能技巧开展各种助人活动,积极支持并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全校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形成。
两所高校介绍完毕之后,与会代表踊跃提问、积极交流。随后,全体与会代表饶有兴趣地前往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室进行实地参观和交流。
下午2点,课程建设交流与讨论开始。武汉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章星波第一个发言,她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集合强势师资力量,根据大学生实际需要和身心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年龄与学科差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等18门公共选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获得1~2个学分,并且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有益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深受学生好评。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黄渭随后发言,他介绍江汉大学从大课程的理念出发,面对不同学生,开设各类课程,积极建设通识课程体系、扩展教育体系、技能训练体系和普及传播体系。江汉大学注重发挥自身的心理学学科优势,加强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必修通识课程,设置1个学分。他还提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纳入课程体系计算工作量。最后由荆楚理工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夏小燕发言,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荆楚理工学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编写课程教材的相关情况。
下午4点10分,会议圆满闭幕。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会议举办非常及时、非常成功,大家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不仅学到了一些有效经验和做法,加深了同行感情,还启发了思维,明确了工作思路,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