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音绕耳,可能是大脑结构搞的鬼
2015-09-17
《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我的滑板鞋》……总有一些洗脑神曲让你一旦想起来就怎么都赶不走。这种同一首歌在脑内循环播放的现象叫做“耳虫”(earworm)。最近,一个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人们对耳虫现象的体验和主观感受与某些特定的大脑皮层结构有关。论文发表在5月16日的《意识与认知》(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杂志上。
耳虫有一个正经的学名,叫做“不自主音乐想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简称INMI)。同神游和白日做梦一样,它属于一种自我发生的思维活动。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对耳虫现象展开了一系列行为学研究,发现不同的音乐训练程度、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都会造成耳虫体验的个体差异。
但是,由于耳虫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很难利用传统的神经成像技术捕捉,因此,探讨其背后神经机制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针对这一问题,劳伦•斯图尔特(Lauren Stewart)教授领导的团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既然耳虫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体验,同时每个人的大脑结构也各有不同,如果能找到这两种个体差异之间的关联,或许就能知道,当我们的大脑进入单曲循环模式时,到底是哪些脑区在其中发挥功效。
关于耳虫体验的个体差异,已有了一系列行为学研究,而伦敦大学这篇论文首次探讨了耳虫的神经基础。图片来源:2015年央视春晚
研究人员一共招募了44名被试,并请他们填写了《不自主音乐想象量表》(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Scale,简称IMIS)。量表问题既涉及被试对自身耳虫体验的描述(如出现的频率和时长),也包括对耳虫的评价(如是否会造成困扰,是否能帮助自己完成日常任务等等)。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收集了被试们的大脑磁共振成像数据,分别对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进行了统计。
结果发现,与那些耳虫出现频率较低的被试相比,经常遭遇耳虫的被试的部分脑区皮层更薄。这些脑区主要包括右侧哈氏回(Heschl's Gyrus,HG)和右侧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IFG),前者与听觉知觉和自主音乐想象密切相关,后者则参与了音调记忆的加工。研究者分析指出,IFG区域的皮层厚度减少可能会导致大脑对自发听觉活动的抑制能力下降,从而让耳虫有了“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被试对耳虫体验的评价与右侧海马旁区(parahippocampal region)以及左侧的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MFG)的灰质体积有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那些倾向于认为耳虫能够帮助自己集中精力完成手头任务的被试而言,他们的右侧海马旁回皮层(parahippocampal cortex,PHC)的灰质体积较大,左侧额中回灰质体积较小,因此,在耳虫对日常任务的辅助过程当中,两个脑区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研究者推测,PHC的灰质体积增大有利于耳虫相关的记忆和情绪的提取,另一方面,MFG的灰质体积减小或导致记忆内容本身的“鲜明程度”下降,从而减弱其对手头任务的干扰。
不同个体的耳虫体验差异较大,有的人认为耳虫能帮助自己集中精力,
有的人则表示耳虫对完成任务是极大干扰。图片来源:《爸爸去哪儿3》
不过,研究者指出,当我们探讨大脑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联时,必须留意一些“陷阱”。例如,大脑皮层厚度的下降并不一定能与功能减弱划等号,也可被解读为皮层当中神经元连接效率的提升。因此,要想更深入地探索耳虫现象的神经机制,今后科学家们还需设计一些能够在实验室内完成的行为任务,利用结构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话说回来,如果你属于对脑内单曲循环烦不胜烦的那一类,该如何赶走这恼人的耳虫?今年4月发表在《实验心理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的一篇论文告诉我们,不妨试着嚼嚼口香糖吧。
——转自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