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时候,不如去合唱
2015-11-17
你有没有感到过孤独?如果有,不妨试试我们祖先们曾经用过的方法:和大家合唱一支歌。
英国金斯密斯学院的研究生丹尼尔•温斯坦(Daniel Weinstein)与演化心理学大牛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科学人的多篇文章涉都及他的研究)近日合作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发现合唱能够增加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结程度,并让个体感觉自己更容易被他人接纳;甚至,在合唱之后,人们变得更加不怕痛了。他们的论文[1]已经发表在期刊《演化与人类行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上。
对灵长类动物而言,能否融入团体对身心是否能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僧帽猴和倭黑猩猩就经常通过互相梳理毛发来维持友谊。但理毛需要一对一服务,这样既费神又费时,而日常生活中可供动物理毛的时间又有限度,因此猴子们只能维持一个相对有限的朋友圈。邓巴教授此前的研究发现,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朋友数量平均在50以内,而人类的朋友圈则远远突破这一数字,达到了150人左右。演化压力无疑是人类朋友圈膨胀的根源,但在其中发挥着催化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人类是依靠什么“法宝”才能让不同的小团体联合在一起?
至少一部分答案是音乐。
美剧《欢乐合唱团》剧照。
为此,温斯坦和他的合作者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田野实验。伦敦地区有一个流行乐合唱团(Popchoir),它由10个散布在伦敦各街区的小团队组成,每个小团队有20—80名成员。平日里,这些小团队都各自为战;然而在每一年的某些日子中,许多团队会欢聚一堂,届时他们将组成一个大合唱团来共同演唱。温斯坦等人抓住了流行乐合唱团开大会的这个机会,来开展他们的实验。
这一次,10个小团队都派出了成员参加大会,组成了一个为数232人的大合唱团。在合唱开始之前,研究者给其中6个团队的部分成员分发了实测问卷,分别测量他们的正负性情绪、社会亲密感以及自己是否被他人接纳的感受。研究者还动用血压计施加压力来制造疼痛感,通过血压计的读数衡量受试者对疼痛的忍受性。接下来,每个小团队分别进行独立合唱和集体合唱。在唱完歌之后,之前接受了问卷的成员,需要重复接受一遍上述所有的测验。
在对前后测得数据进行比较后,温斯坦发现,无论是“孤军奋战”还是“合纵连横”,合唱都能显著增强其成员的积极情绪,以及社会亲密感和接纳感。这意味着合唱能拉近彼此的心,有利于成员之间建立友谊。更重要的是,这些感受在集体合唱中的变化幅度要远远大于独立合唱,也就是说,合唱在小社群向大社群演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其在构建小社群中的作用。
通过合唱来振奋情绪、拉近团队成员的心,是影视剧中的常见设定。图为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不管是独立合唱还是集体合唱,在参与合唱之后,人们对压力的忍受性(忍受疼痛的指标)普遍有了显著提升,平均提升了16毫米汞柱(mmHg)左右。看样子,在合唱面前,连疼痛都不怕不怕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温斯坦表示,合唱会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神经激素,内啡肽又被誉为大脑天然的止痛剂,因此人们才会表现出一定的抗痛性。
不仅是止痛,内啡肽还会与大脑的某些成分结合,刺激释放出传说中强大的“奖赏”激素——多巴胺。多巴胺稍稍煽风点火,人们的心底便会涌现出一系列积极情绪;在情绪的推波助澜下,人们变得外向起来,也就愿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和陌生人打交道。温斯坦指出,合唱时分泌的内啡肽,可能是合唱增加社会联结度的中心环节,也是它的神经机制。
电影《修女也疯狂》剧照。
巧合的是,邓巴等人早前发现猴子维护友谊的方法——理毛——也能促使它们分泌内啡肽[2]。据此,温斯坦等人在文中写到,人类构建社群所用到的合唱,其作用如同动物之间梳理毛发。合唱无非是突破了“一对一”的限制,就好像是一个人能同时为一群人梳理毛发,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人类社交的效率,也相应形成了一个猴子们永远够不着的朋友圈规模。
三五成群的原始人唱着唱着(当然,还包括舞蹈、祭祀等集体活动)就唱出了个人类独有的大社群。通过参加合唱,你没准也能唱出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朋友圈。
——转自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