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现象——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指的是对于公共场合发生的紧急事件,在场的目击者越多,人们伸出援手的意愿就越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最有名的是发生在美国的Kitty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28岁的酒吧经理Catherine "Kitty" Genovese下班回家,在公寓前的停车场遭遇歹徒袭击。整个袭击持续了半小时,期间Catherine多次呼救。根据事后调查,至少有38名邻居听到或看到了这起袭击,但没有一人出手相救。最终Catherine伤重不治身亡。
这起案件曝光之后,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大讨论。许多人指责那38名目击者毫无人性,道德低下,感叹“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但是,两位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é却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们提出,这些人之所以没有挺身而出,不是因为他们本性有多坏,而是情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把其他人放到那样的情境里,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在一个实验里,他们招募了一批大学生被试,让他们参加一场关于大学生活的小组讨论。为了避免尴尬,讨论并非面对面进行,而是每人单独进入一个房间,通过对讲机轮流发言。实验操纵的是讨论组的人数,分为2人、3人和6人三个条件。
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小组讨论,除了被试之外,其他参与者都是事先录好的录音。一轮正常的讨论过后,会播放一段关键的录音,在这段录音里,一位男性没说几句就开始言语结巴,随后表现出癫痫发作的样子,开始呻吟并大声呼救,呼救在持续125秒后被切断。心理学家关心的是,被试听到这段录音后是否会出手相助。
结果显示,如果被试认为只有自己和对方两个人参与讨论,那么有85%的人会在录音切断前就做出反应;如果(被试认为)还有另外一个知情人,这个比例就下降到了62%;在6人小组的条件下,只有31%的人会快速做出反应。统计一下助人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如下:
在2人条件下,所有的被试最终做出了帮助行为,3人条件下有将近20%的人从始至终无动于衷,而6人条件下这个比例增加到了将近40%。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是随机分组的,也就是说,各组的被试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是在场的目击者的数量,决定了他们是否会伸出援手。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方面的解释。首先是责任的分散。帮助急需帮助的人,这是每个文明社会都会提倡的规范,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责任。但是,在场的人数越多,那么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责任就越少;即使不采取行动,也有别人一起背锅。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人来分摊责任,救人的动力就会强一些。
其次,许多紧急状况发生时,目击者往往信息不足,无法判断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这时许多人就会参考其他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而如果大家都在看别人眼色行事,没有人主动采取行动,那么就有可能将情况解读为“既然别人都没反应,可能没什么大事吧”,从而不作反应。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受害人及时得到帮助?如果你是目击者,有研究发现,了解旁观者效应的相关知识,这件事本身就会让人们更容易抵御它的影响。所以,看完了这篇文章,你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因为良心让你没法再甩锅给别人了。同时,你也可以放心,如果你主动站了出来,那些看起来冷漠的围观群众,他们内心深处的帮助意愿可能超出了你的想象。
如果你是受害者,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锁定一个最有可能帮你的人,通过眼神或言语直接向这个人求救。如果你的求救没有指向具体的人,那么基于上面谈到的责任分散等原因,很可能没有人响应;如果你向一个特定的人求救,就可以直接挑战他/她的道德良心。如果他/她站了出来,就能打破旁观者效应的怪圈。
文|沉默的马大爷:富有激情的心理学工作者
——转自果壳网心事鉴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