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迷失与寻找
2014-12-29
文/商参
一位餐厅服务生,除了为顾客提供用餐服务外,是否也应始终笑脸相迎,温柔待客?一个公司职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是否也应尊重上级,善待同事?一名医院护士,除了拥有必备的医疗知识外,是否也应尽可能的关怀病患,提供心理支持?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给出肯定答案,因为这本就是社会这个大群体,赋予这些从业人员的职业期望。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当一个人身处某个给定情景或群体中时,人们会期待他做出一套由群体界定的行为模式。而个体本人也会潜移默化的依照他的社会角色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群体对于个体的制约与规范,其实是一个浅显易懂而司空见惯的事。
但也许你和我一样,从未想过这种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竟然可以发挥得非常极致,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就在群体中迷失了自我,甚至开始怀疑,如今的自己,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这到底是因自己内心的渴求,还是只是顺应了社会与家庭的期待?
心理学家曾在斯坦福大学,公开召集了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体验一段为期两周的监狱生活。以随机的方式,有的大学生成为了监狱看守,余下的则成为了囚犯。
在实验真正开始之前,心理学家曾对这些志愿者做过多项心理测验,并刻意从中选出了多名情绪稳定、身体健康、品德出众和遵纪守法的大学生。
实验开始后,一切都完全模拟正常的监狱生活来运作。作为囚犯的大学生,整天被关押在监狱中,而成为看守的大学生,则执行八小时的轮班制。结果,这个看似普通为期两周的实验,在第六天就被迫中止了。
因为这些原本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全都彻底变了样。被选为看守的大学生,开始变得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甚至残暴成性,剥夺囚犯们吃饭睡觉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更有甚者每日变着法的惩罚与折磨囚犯。而那些被选为囚犯的大学生,开始变得情绪激动,自卑自厌,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有的被诊断出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实际上,纵观整个实验过程,其实并没有人告诉这些大学生应该怎样去扮演这些角色,而被选中的大学生中更没有人真正的蹲过监狱。但他们仅凭以往的社会认知,就构造出了一个完全真实的监狱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毫无自觉的情况下,改变了以往的行为方式,甚至是自身性格。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变得与真正的囚犯和看守无异。
如同实验中,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群体的制约与规范作用,其力量有时远超我们想象,远比我们意识到的更为深入与强大。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真正意识到它的存在。就如本文一开头所提出的那些理所应当的问题一样,极少有人会觉得诧异。我们本身就身陷各种群体与社会期望的漩涡中,每分每秒,无时无刻。因此很难发现这种作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思想性格。
我们既是群体意识的构成者,也是承受者。我们用群体共有的期待去评价他人,同时也在统一标准上,接受他人的观察。
群体对于个体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如前所述,是把双刃剑。其实,没有必要刻意去脱离某种关系或群体,因为往往越是如此,自身的抗拒与冲突就会越激烈。
也许我们曾在群体中迷失,但我们也必然曾在群体中找到过自身的存在价值。工作所带来的成就,为人父母所带来的喜悦,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满足,我们受困于自身所扮演的种种社会角色,但也得益于这些群体关系。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没有一样东西是单独存在的。”
所以,我们在哪里失去,也在哪里得到;在哪里迷失,也在哪里找寻。
转引自壹心理:http://www.xinli001.com/info/290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