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常常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漂泊、冒险的冲动?
2015-05-04
文/罗林
A是我的一个朋友。ta很喜欢在各地骑行。ta去过的地方,有天高地远的西藏,有风淡云清的大理,有天涯海角的琼州。从ta微信里发的图片里,我能感受到ta在旅途中的激情,一种不曾熄灭的好奇和憧憬。
不过从和ta的交流中,我也能感觉到ta内心起伏不定的焦灼。
ta从小就很独立自由、无拘无束。这部分因为父母未曾给ta足够的照顾和干预。ta喜欢谈起ta童年时的探险,探险中的担惊受怕抛在脑后,留下的只是发现之旅中的惊奇兴奋。就像许巍《曾经的你》里的歌词: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
这种漂泊冲动的愿望,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更为普遍。近代资本主义的先驱者英国,被看成是个人主义哲学的发源地。18世纪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就体现这种个人英雄式的探险。
英国历史学家发掘了个人主义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长子独继承全部家产的制度,让其他幼子成了家族的“弃儿”。不是长子的他们,必须独立去闯荡,以获得生存资源。于是,很多被排除在家产继承之外的英国人,早早成为了学徒、商人甚至海盗。远离故土,自主自立,乃至个人奋斗,成为刚步入资本主义的英国性格。
这种性格里面的个人主义,和家庭集体的保守安稳是对立的。
或许缺少英国资本主义文化的土壤,但广饶的中国大地也诞生不少游子、游侠。金庸小说的侠客好汉,虽然各有各的英雄事迹,但很多都有一个类似的影子:
那就是父亲角色的有意缺失。他们的父亲或者早亡,或者根本就不被提起。
他们也就像石头里蹦出的孙悟空,不必先和家庭里的权威对抗,就可以养成顶天立地的气概。没有了家庭的天然束缚,英雄的探险征途无拘无束。独立不羁的个人英雄气概,把探险看成生命根深蒂固的特性。而这种性格深处中的冒险精神,正源于对传统家庭限制的突破。而后者在当代的日益解体,也成了个人冒险冲动施展的前提。
家庭是每个人生长的港湾,但个人力量的强大,又需要突破家庭的庇护。
科胡特创立的自体心理学里,把儿童自恋心理的发展,看成理想化父母受挫后的修正。儿童先是把所有力量赋予父母,认为他们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应的。但现实摧毁了他的理想图景。为了弥补失衡受损的自我,儿童把理想图景收回到自己,成了个人理想的雏形。
修复的自我全能感,成了雄心抱负的基础。在漂泊闯荡的愿望背后,或许是对自我强烈的自诩,以及伴随的探索世界的强烈抱负。冒险冲动的心理动机,正是走出家庭的限制,膨胀自己的内在潜能,以求得自我的最大程度成长。
青春期到成年初期,是个体冒险冲动最强的的时候。生理的解释是荷尔蒙亢奋过剩。更为深入的挖掘,或许包含对现状的不满,对成长的渴求,对自我的追寻。我们生活在世界的社会网络中,彼此的链接既带给我们必要的保障,也难免构成我们行动的制约。而青春期的年轻人,自我认识狂野而多变,更倾向撕破关系的牢笼,追寻理想的自我生活。
心理学认为,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即需要把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整合探索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冒险漂泊提供最大可能的试验空间。
但要注意的是,整合探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一性扩散、混乱的危机。漂泊本身并不能让人成长,但可以促进我们不断变化视角,蕴含着整合和重生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放空原来的自己,激发天生的好奇心,从单纯的感知,到深深地认知。
这或许就是漂泊真正的意义,让我们走出习以为常的惯性生活,去看看更为旷阔的世界,去体味更为丰富的人生,让自己变得柔软、深沉。去化解现实焦虑的冲动,去澄清内心浓郁的迷茫,让内心探险的渴望,成为发现更完整自我的契机。
——转自壹心理